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当代中国的“鲁班”——记全国劳动模范、湖北远大建筑一公司总经理刘合炳

  • 你说没对象你媳妇造么
楼主回复
  • 阅读:4271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12 9:36:32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郧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他,虽然出生在贫瘠的深山,却建造着祖国现代化的都市;他,虽然出自农民工一员,却踏进人民大会堂共商国事;他,虽然只有100元钱出门北上,却在京城打拼出数亿元的财富集团。
他,关爱员工,做了30多年的包工头却从不拖欠1分钱工资,可以毫不迟疑地喊出8000多名员工的名字;他,痴迷建筑,亲手缔造了北京亚运会场馆、奥运会场馆、北京西客站主楼、首都机场、北京南站、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外交部大楼、交通部大楼、首都机场等一批彰显中华文明的地标;他,崇尚劳动,长满老茧的双手记录着北京建设发展的速度,9次摘得中国建筑界最高荣誉“鲁班奖”。
他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描绘生命,他用奋斗不止的毅力书写生存,他用奋勇向前的雄心创造生活。他就是刘合炳!这位有着“当代中国的鲁班”美誉的建筑界领航人,他的人生像高山一样耸立,他的坚韧像岩石一样顽强,他的事业像传说一样神奇,他登峰造极的成就和全身享有的光环激励着秦山汉水的儿女们不畏艰难,拼搏向前!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刘合炳获邀观摩国庆70周年阅兵


少年铸就凌云志


1959年,刘合炳作为长子,出生在郧西县上津镇吴家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公社林场场长,母亲是生产队长,还有爷爷奶奶和5个弟妹。在这样一个10口之家,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饥饿、劳作和凄苦成为刘合炳“辛酸童年”的全部元素。
正值刘合炳出生的那个年代,国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存条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他的父母虽然勤劳能干,但由于体制的原因,饥饿还是像雾霾一样时刻笼罩在刘合炳的家里。那时是生产队,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是六斤,一天二两粮食,饿饭成为必然。为了维系生命,野菜成了家人生活的主粮,榆树叶、熊耳朵、苦麻菜等味道怪异的“野味儿”也不得不天天下肚,稀溜溜且能照见人影的苞谷糊汤也就成了久违的细粮。童年的较长年份里,刘合炳没见过饭碗里漂有油花儿,更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
吕不韦言:苦之,以验其志。置身于这种家庭拮据的窘境生活,幼小的刘合炳本能地选择隐忍,且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发愤图强,出人头地,改变自我和家庭穷苦的命运。他很小就参与到家务劳作,替父母分担解围,扫地、提水、做饭、砍柴、喂猪,寻猪草等,他样样都干,年纪虽小,却做得毫不逊色于大人。为了补贴家用,不满13岁的刘合炳就背着刀上山砍柴砍山竹,再扛着几十公斤的柴或竹子走上十多里凸凹不平的山路去卖掉,换来几毛钱就乐滋滋地回家。一次,不小心把一个指头前节砍断仅连着皮,鲜血直流,他只得撕下衣角自己包扎,回家后藏着手死活不敢给母亲看,忍着剧痛坚持下来,所幸后来又长好了,至今还留着明显的疤痕。
在这样的苦难时光里,七岁时刘合炳上了村小,四五里的山路,每天一个往返。初中,是在十多里开外的伍峪坪村就读,早出晚归。没有教材老师就拿着报纸念一念,主要的角色基本上是个小农民,每天帮生产队里栽秧、拔草、收割等。放学贪玩回家晚了,父亲的树条子就劈头盖脸抽了过来,身上留下一道一道的紫印。吃完饭,乘天未黑,得迅速上山砍竹子,晚上和大人们一起熬夜编土筐,一编编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父亲就拿去卖,一对筐子赚两毛五分钱。砍竹子,有时竹茬刺伤脚板走路一瘸一拐,有时马蜂蛰得脑壳肿多大,只得丢下竹捆子勉强支撑回家。
1975年,刘合炳考到了上津高中,寄宿在校,每周末回家拿一次菜和柴。因交不起伙食费,他只能用柴作价抵交。每个星期天,他一大早就上山砍柴,下午再用扁担挑到学校。吃饭,别的孩子每天报三顿伙,他只能报两顿。虽然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还得帮父母去干义务工。当时上津街道建设,公社将任务按人头分到村,村里按人头分到组,组里按人头再分到户,家里人多承担的任务自然就重。午休时,别的孩子睡觉,他就跑去帮父母挖街道,顶着烈日汗流浃背,挥动着铣镐,哪怕多挖一尺也可以让父母少一点辛苦。
家穷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在这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刘合炳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但他没有气馁,反而苦中作乐!他相信自己将来一定可以通过辛勤的劳动成就一番伟业,改变命运和境遇。1976年冬,两年制的高中生涯毕业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刘合炳当选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手


青春浩气走千山


当兵,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所有青年的梦想。刘合炳也不例外,他的第一个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可以戴上红星帽,穿上绿军装。这个愿望如能实现,那是多么的威武!他连续三年验兵,身体和政审都得以通过,然而事如愿违,村书记均以他家人多,劳力紧缺为由不同意他参军。
胳膊扭不过大腿,当兵梦破灭后,刘合炳这个高中毕业生只能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通社员,投入到生产队的大集体劳动中。挖地、砌坎、背肥、挑粪等啥活都得做,同时还兼任生产队记工员,一干就是漫长的四年。青春美好的时光在这无情的劳动中奢侈地消耗着,刘合炳心有不安。
1980年,土地包产到户,刘合炳被束缚的手脚有了施展的空间。他在种完责任地后,做起了山货生意,买卖药材、鸡蛋之类,一天跑几十里山路,一个鸡蛋赚一分钱,一年下来就赚得七八百元,是一个国家干部两三倍的年收入。在他的这种努力下,家庭生活也逐渐好转,门庭也热闹起来,同时,他的行头也有了改观,上穿“的确良”衬衫,下穿“的卡”裤,衣兜里再别一支钢笔,派头十足,刘合炳对未来信心十足。
1986年,听说河南省灵宝县背矿一天可挣两块钱,一个月就可挣五六十元,刘合炳和七八个乡邻慕名而去。他们一路转车,等到了西安,路费都花光了,再也不能前行,只好在大雁塔附近找建筑工地干活,一天挣一元钱。一干10多天,等凑够了路费,他们又辗转到了灵宝。矿上挣两元钱不是那么轻巧,住山洞、啃干馍、喝生水,扛着百十斤的矿渣袋子在乱石岗中蹒跚而行几公里的路程,每天往返5个来回。没干几天,洞子里的被褥被渗水淋得透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刘合炳身体严重的不适应,开始拉肚子,浑身瘫软。他硬撑坚持了几天,实在坚持不下去,就让一位同来的乡邻送回了老家。回家后,母亲悉心给他调养了1个多月时间,他的身体才恢复了元气。身体好后,他又走村串户收了一段时间鸡蛋,但还是心有不甘。接着,他又跑到了河南省灵宝县。可不几天,潮湿的洞穴、半生不熟的饭菜、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拉痢疾的老毛病又复发了。呕吐、便血、脱水,他咬着牙在矿洞里躺了20多天,身体极度虚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又只身返回了老家。眼睁睁看着每天两元的“好钱”,刘合炳就是无缘挣取。
感觉与灵宝的金矿无缘,刘合炳决定到北京谋谋生路,也许能够成功。下半年,他怀揣100元路费,带着两个弟弟,一路辗转,等来到北京时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庆幸的是找到了活儿干,在一个建筑工地当起了小工。拉砖、制模板、扎钢筋、拌砂浆等啥活儿都得做,不几天双手就磨起了血泡,一天13个小时的劳作可挣得4.5元钱,这样一干就是三年。由于工地完成任务的需要,他又回老家招来兄弟支持,队伍很快增加到10多人,日工资也增加到6.5元。然而,这帮干着粗活儿、吃饭不买肉的外来农民工常常遭到师傅们的种种歧视,兄弟们在愤恨中忍受着。刘合炳更不甘心永远做出死气力、干粗重活的小工,他羡慕那些比划比划图纸、指挥指挥进度领着高工资的师傅们。于是在别人休息之时他研究起了图纸、设计、施工、核算等整套流程,良好的文化基础让他学习起来无师自通,得心应手。
1989年,刘合炳带着18个兄弟走进了北京湖北远大建筑有限公司,老板十分欣赏他的才干,让他独立带领一个班组,承包建设项目中的某一个子工程,于是他成立了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公司。
刚组建的公司,只有十几个人且工人的文化、技术素质比较低,干活粗枝大叶,只知道抢进度,质量上不去。刘合炳深知这开局万分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他请来专家指导,买来书籍研究,白天上工地,晚上啃书本,硬是在1个月内建立起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
他深深意识到,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细节决其成功失败。在一次检查中,刘合炳发现,某层顶板横梁一个隐蔽部位漏了一点砂浆,发包方的质检人员也认为不过是一点小小的瑕疵,摸一摸就可以了。但刘合炳坚决地说:“拆!”在事后的总结会上,刘合炳对全体员工说,“今天我抬一下手,明天就可能出现其他类似问题。久而久之,企业的质量信誉就会丧失。虽然这是个普通居民楼工程,住的都是老百姓,但它和五星级酒店在施工质量上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能有半点马虎!”凭着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刘合炳的工程队伍在京城逐渐得到社会的信任,并站稳了脚跟,工程、人员、效益逐年翻番。到1990年,工人工资每天挣到7元,刘合炳即实现了一二十万的年收入。童年时代设想在上津街建4间钢筋水泥住房的朴素愿望完全有能力实现了。
几经风霜雪雨,而立之年的刘合炳在首都迎来青春年华的艳阳天。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刘合炳向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致敬


京城扬名天下知


大鹏一日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998年,由香港李嘉诚投资的当时全球最大的群体建筑——北京东方广场(80万平方米)开建,刘合炳当仁不让地承接了五星级君悦酒店的修建工程,这对他的施工能力是跨越发展的绝佳机遇,又是最严峻的检验。在几十家施工单位竞赛下,刘合炳的队伍使出最大干劲,既拼质量又拼速度。因为有同行的对比,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接下来的5年里,刘合炳每天住工棚,熬酷暑,战严寒,带着工人们在工地上以百倍的努力鏖战。
凭着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君悦酒店保质保量地率先提前完工。2003年,北京东方广场君悦酒店工程荣获中国建筑行业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成为整个并驾齐驱的项目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刘合炳的形象也顿时声名鹊起。
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严重,人心浮动,很多建设工地的工人都逃离京城躲避疫情,刘合炳手下的工人也在收拾行囊。此时,北京市建委突然找到刘合炳,向他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现在建筑工人缺乏,你能不能留住工人,带领他们在七天之内,建好一所“非典”定点医院。刘合炳知道这是对他最好的考验和检验,于是他二话没说,立即带领400多名工人,日夜奋战。困了就地眯会儿,渴了喝自来水,饿了吃啃方便面。经过7个昼夜的艰苦奋战,一座25000平方米的小汤山医院正式建成,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刘合炳的名字霎时驰名内外。北京市建委评价,刘合炳此举,为全国抗击非典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首都人民心中树起了光辉的形象!
2004年初,他接到了建设首都机场T3B航站楼的命令,共12万多平方米。总包方既未明确合同价款,又无其他承诺,唯有的就是信任。刘合炳深知责任重大,他毫不犹豫,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带领2000多人的队伍开进工地。初进施工现场,一遍荒芜,无住处、无食堂、无厕所、没水喝,吃饭在10公里以外的地方。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在这样的施工条件下,工期要求却十分紧迫。一次,一场罕见的暴雨淹没了坑内的施工机械,部分边坡塌陷,情况万分危急。没有号召,没有雨具,只有责任。从项目经理到每一个工人,全部投身到抢险中。抽水、护坡、抢救施工机械等,险情终于排除,这才保住了国有资产,保住了大坑。虽然人人成了落汤鸡,刘合炳的施工队伍却赢得了上级和同行们的赞誉。2005年6月结构全部提前封顶,23日,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到工地视察,他紧紧握着刘合炳的手说:“感谢你们优秀的施工队伍,为首都建设、为奥运会干了这么好的工程。”2005年底,首都机场T3B航站楼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硝烟未散,他们又中标了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这是铁道部和北京市的一项重点工程,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工程量大、工期紧、难度大、施工难点多。刘合炳与工人同吃同住,号召大家发扬远大公司“誓为人先、善打硬仗、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战酷暑斗严寒,优质快速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施工攻坚任务。刘合炳鼓励工人打破禁锢,勇于创新,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2000多名工人24小时不间断轮流作业,最终使整体工程提前20天封顶,刷新了远大公司质量进度施工史上新的纪录。2008年,北京南站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正是心怀这种建造房子,报效祖国的责任与自豪,刘合炳不是骄傲,而是自我加压,他严以律己,以高于国家建筑验收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施工,尽管每次参标价高于其他单位,但他的公司却能往往胜出。验收时专家一听是刘合炳带队建造的房子,都毫不怀疑地确信那肯定是精品工程。
凭借响亮的名号,他先后承接了国家会议中心、奥运媒体村等多项重点工程。三十年来,刘合炳的施工队伍在建筑市场施工总面积达两千多万平方米,9次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37次获得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长城杯”,以及其他诸多难以罗列的奖项。他参与施工的国家重点工程如北京亚运会场馆、奥运会场馆、北京西客站主楼、首都机场、北京南站、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APEC会议主会场——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成为展现民族威望,国家实力的地标建筑。2019年国庆阅兵时,刘合炳带领400多名来自郧西县、郧阳区的十堰籍工人,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作风高效完成了国庆阅兵观礼台座椅拆装转场工作。“国庆阅兵结束后,还有很多其他庆祝活动,时间十分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员工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必须安全高效地拆装临时座椅,并迅速转场到他处。”刘合炳感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由远大公司承建的北京西客站


由于业绩突出,诚实守信,从2001年起,刘合炳施工队伍连续4年被评为北京建工集团“信得过外施队伍”。刘合炳本人2002年荣获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4年度荣获“首都文明百星”,2005年当选为湖北省十堰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劳动模范。200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湖北省政协常委、奥运会火炬手,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天高任鸟飞,志高心泰然。时至今日,年近花甲的刘合炳,对于人生有着饱经风霜后的感触,面对成就他表现出近乎惊人的淡然。提及名望他表现出若有若无的泰然,他的气度中只有温和、低调、谦虚、向上及永不停步的精神。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由远大公司承建的天津泰达足球场


一片丹心照明月


道高龙虎伏,德重泣鬼神。刘合炳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令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高山仰止。他担任着北京市建工集团《建工之友》协会会长、中建三局劳务协会会长、湖北北京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这些社团头衔,还真是众望所归,非他莫属。他用三十年坚忍不拔的拼搏,号令近万名农民工大军战天斗地,创造着城市现代化的形象,成就了让人无法望其项背的伟业。君子以厚德载物,承载他这种人生高大的力量,正是他那“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担当。
建房子直接关系着住房人的生命安全,是一个讲良心的行当。从事建筑行业,刘合炳是一个讲良心的老板。他始终凭着良心做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意识,将“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当作自己干事创业的座右铭,时刻警示自己。有一次,他参建的一个项目中有两根柱子存在质量问题,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范围,而刘合炳不推诿,主动揽责,连夜带人亲自把已建成的柱子砸碎重铸,那一锤锤重击也砸在了工人的心坎上。在他的眼里,建造一间普通房子和建造一座五星级酒店质量要求是一模一样的,不允许打半点折扣。他一贯秉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准则和“建楼育人”的宗旨,时常警示员工“盖房子要想着住房人”,所以刘合炳的劳务施工队能够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刘合炳对待工人就像自己亲兄弟一样,近万名工人跟着他一干就是一二十年,并且有着“一家亲”的归属感。这么庞大的工人队伍,随便遇到谁,他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喊出名字,和他们谈心交流。工人们也都亲切地称他“大哥”。一次,一位工人家人生病,刘合炳得知后就掏出1000元给他当路费,让他回家探望。可这名工人刚回来没几天,媳妇又离家出走。在茫然无措的情况下,他首先想找“大哥”,刘合炳二话没说,又给他一笔钱。在谈到这些事时,刘合炳只是轻淡地说:“咳,谁家里没点事啊!我帮他们都是应该的。”
“我自己就是农民工,我深知农民工的难处!”从事建筑30年,刘合炳从来没拖欠过员工1分钱。在2004年以前,刘合炳承接的所有工程账款,都由他亲自为工人们结算。有时为结算工资,熬到凌晨四五点,望着工人的拿到工资的兴奋,他的疲倦早已无影无踪。后来,摊子大了忙不过来后,他总是严格要求及时兑付工人工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市场低迷,建筑工程款大多无法按时结算,刘合炳一时也陷入了财务危机。尽管如此,他坚持“不裁员、不减薪”,仍多方筹措资金,准时发放了农民工工资,还为全体员工涨了10%的工资。很多工人甚至愿意把工资存放在公司,因为怕自己乱花,存在公司里,放心。同时,也为公司的资金周转提供了支持。
自1986年到北京打工,他连续10个春节,都是“混”票回家。‘窝’在别人的座椅下,一‘窝’就是十几个小时。买不到直达票,还得中转,花十几天才回到家,那是常有的事。他深知每年春节“一票难求”,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让工人们顺利回家过年,他四处奔波,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出申请,解决发专列的问题。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得到上级的支持和批准,自2007年春节起,刘合炳争取到铁路部门支持,发专列运送农民工返乡,每年耗资100多万元,在全国率先发起开行“农民工专列”火车,护送几千名十堰籍农民工回家过年。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正如绿叶对根的依恋,虽然几十年游离在外,家乡始终是刘合炳心头最诚挚的牵挂。2007年7月30日清晨,刘合炳得知家乡遭受特大水灾,立即让助手打开电脑了解有关灾情。接着,刘合炳又让助手赶紧将这条消息打印出来。上午8点刚上班,他就召集干部开会,通报了家乡灾情,并号召公司十堰籍员工为郧西灾区捐款。8月1日上午发出倡议,2日晚上就收到了分布在18个项目工地的5000多名十堰籍员工捐款5.5万元。他们兄弟4人又捐资15万元,共计20.5万元。随即,刘合炳亲自将现金交到时任郧西县政府副县长纪道清手中。
多少年来,为了家乡的孤儿,刘合炳捐资10万元设立“郧西孤儿救助基金”;为了改善家乡的交通状况,他代表兄弟4人,向郧西县上津镇金钱河大桥,通村路建设捐赠10万元。截至目前,刘合炳共为家乡希望工程、架桥修路、新农村建设、兴修水利、帮助困难职工和原籍孤寡老人等,捐款在200万元以上。奥运期间,刘合炳为北京奥运文明啦啦队捐款8万元,在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时,他积极带头组织企业职工捐款。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袭击,房山区更成为京城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刘合炳在第一时间组织公司120名工人参加建工集团六建公去房山区的抗洪抢险。同年8月,得知茅箭区发生特大水灾,刘合炳捐款100万元。2014年,唐山市铁路段塌方,他组织员工150人参加抢险;在郧西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刘合炳捐款50万元。2015年、2016年,他两次向上津镇何家沟村捐款修路共16万元。近些年,他在十堰市投资上亿元的资金,兴办实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在他建设工地的常年打工人中有3000多户、2万多贫困农民相继脱贫,走上了致富之路。刘合炳高尚的举动被广为传颂,2007年被评为十堰市首届“慈善公益之星”,2008年被评为十堰市首届“感动十堰十大人物”、湖北十大经济人物。2020年1月31日,刘合炳向郧西县捐赠了3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20万元的防疫物资,并号召公司员工向疫区捐款捐物。据统计,全公司共计捐赠60万元现金及价值35万元防疫物资,12名党员骨干因参与基层防疫受到政府表彰。2月3日,他又在湖北十堰北京企业商会内部发起爱心捐赠活动,带动企业家捐赠现金111.3万元和防疫物资价值297.8万元。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谈到未来,步入花甲之年的刘合炳,依然精神抖擞,目光闪亮,他说,我三十年在首都干出了成绩,这从内心并不满足。我要发扬永不停息、奋发向上的大无畏精神,把事业推向外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已经开始的工程项目已经在九个省中生根落户,其他许多省份已将特大建筑项目邀请他做。是的刘合炳用他一贯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气魄,举重若轻地操持着庞大的商业航母,以波澜不惊的沉稳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当代中国的“鲁班”——刘合炳,以他的壮志与正气书写了人生的奇迹,擎起了生命的蓝天。

作者:余祖超


湖北火枫广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编辑:老帅

小编:豆豆

PC端:www.yunxi.ccoo.cn

手机端:城市通(郧西通)

联系电话(微信):13339866267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老帅

长按图片关注“郧西通”公众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帮助,请支持郧西通,点击“在看”!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