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郧西成功申报苏扶县纪实

  • °別敷衍涐
楼主回复
  • 阅读:62
  • 回复:0
  • 发表于:2023/5/26 8:59:25
  • 来自:湖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郧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地处鄂西北边陲的郧西县,北依秦岭,南频汉江;西邻长安,东连郧襄;山高林密,地广民饥,自古以来,兵燹不断;到民主革命时期的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和红三军,经转战郧西上津、槐树、庙川后,从陕南入川,为郧西留下了革命火种。1934年冬,战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按上级指示精神,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12月上旬经陕南进入郧西境内,在今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大小新川、虎坪、庙川、二天门及陕西镇安、山阳等地,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建立了五个区级苏维埃政权、四十六个乡村级苏维埃政权,活动面积达2900多平方千米。直到1937年7月开赴陕北,前后两年多,郧西就有177人在此期间献出了生命。

1936年秋,红74师奉命北上抗日,留下红军团长刘世让,领导六路游击师,继续在郧西坚持武装斗争;1946年夏,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领导的中原突围北路部队,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在郧西建立了三官洞、八道河、大小新川、泗峡口、上津、槐树等地的红色政权。并在郧西境内建立了郧山县和郧西县等五个县级边区政府,为郧西的彻底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11月16日,陈赓麾下12旅34团,胜利解放郧西县城,使郧西县成为湖北解放第一县;随后,以郧西为中心腹地,完成了解放全陕南的任务。

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在这块“九进八出九不出”红色土地上,经过了红军西征、中原突围、郧西解放三个阶段的残酷斗争,先后长达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牺牲的外籍烈士300多人;本籍烈士1400多人;伤残者不计其数;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英雄业绩,功昭日月,义炳千秋。所以说,郧西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革命老区、苏区。

1983年9月和次年3月,郧西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务院1979年6月20日批准的民政部民发【1979】30号、财政部[1979]财税85号《关于划定革命老根据地的标准》和湖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加强革命老根据地建设的决议》精神,先后两次向郧阳地委、行署和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请示,请求将郧西县列入“革命老根据地县”。1987年2月,根据省老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政府鄂政发[1987]19号《关于支援经济不发达老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郧西县扶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切实加强郧西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同时组建以县长张万锋为组长的申报革命老根据地县、重点扶贫县工作组。3月20日,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将郧西县列为重点扶贫县的请示》(西政发[1987]10号)和《关于将郧西县列入革命老根据地的请示》(西政发[1987]11号)两个文件,正式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请求。

3月21日,县长张万锋一行,肩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启程赴京申报。为了申报获批事项进展顺利,张万锋等首先拜访解放战争时期,在郧西曾任陕南区党委第一书记、解放后曾任民政部副部长、时任中顾委委员的张邦英老前辈。在他的积极引荐下,郧西申报工作组分别拜访了曾在郧西战斗过的程子华(原红25军军长,时任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汪锋(原陕南区党委书记,时任中顾委委员、中央对台办领导小组负责人)、郭述申(原红25军政治部副主任、鄂陕特委书记,解放后曾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中纪委副书记)、陈先瑞(原红25军红74师师长,解放后曾任兰州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革命老前辈,并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和支持。张万锋 请求他们联名向国家主席李先念写信汇报郧西县的申报苏区事宜,同时,率申报组同志分别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作专题汇报。

4月4日,在京开会的湖北省省长郭振乾在申报材料上批示:“湖北省同意将郧西县列入老区县、贫困县,请国务院审批”,程子华、汪锋、郭述申、陈先瑞四位老前辈联名向李先念主席、赵紫阳总理致信:“接湖北省郧西县人民政府的信,要求将该县列为革命老根据地和重点扶贫县,我们认为他们的要求合情合理,中央于1984年将陕南列为革命老根据地,1986年列为重点扶贫县,解决陕南问题,本应包括郧西县,但由于疏忽,郧西县被遗漏了,特来信,望把郧西县也列为革命老根据地县和重点扶贫县,请您批示”。

4月15日,李先念主席、赵紫阳总理,分别在程子华等四位的来信上圈阅、批示:“同意郧阳(郧西、郧县)应考虑进去”和“转民政部处”。4月21日,民政部对李主席、赵总理的批示作出三点处理意见:①查问湖北省民政厅,郧西是否列为老区?实行了什么优惠政策?如没有为什么?可否列为老区?要厅里拿出正式意见向部里汇报;②派人与湖北省开发办联系,将情况和批示告知他们,请他们拿出处理意见;③办后将结果向中办汇报并抄送有关方面。

5月18日,湖北省扶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向民政部以鄂扶字[1987]6号文件《关于申请将郧西、郧县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的报告》《报告》称:“现将我省扶持郧西、郧县老区建设的情况和申请将两县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的意见报告如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程子华、徐海东、陈先瑞等先后在这里创建革命根据地,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划定革命根据地的标准》。1983年以来,我省坚持每年从财政部拨款和省自筹支援经济不发达老区发展资金中,挤出部分资金支持。1983-1986年,拨给郧西扶持老、少地专款120万元(其中老区80万元,少数民族地区40万元)。1987年安排60万元(其中 老区80万元,少数民族地区10万元)。拨给郧县扶持老区专款49万元。郧西县、郧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我省最贫困的山区,属于全省37个贫困县(市)范围,近几年来享受贫困地区优惠照顾,但不在全国 270个重点扶贫县范围之内。根据郧西、郧县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贡献、影响和目前贫困状况,申请将这两个县列入国家重点扶贫县。请批复"。

5月28日,省民政厅(1987)鄂民优字第11号文件,向民政部《关于郧西县、郧县是老区的补充报告》,报告称:“我省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于5月18日申报,要求将郧西、郧县列为国家扶贫重点县。现再补充如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程子华、徐海东、陈先瑞等先后在这里创建革命根据地,是红25军创建鄂豫陕根据地最先开辟的地区,曾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组建了人民武装,这两个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划定革命根据地的标准。”

6月10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正式行文,并于6月12日,用177号传真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经研究,将你省郧西、郧县确定为老区县、国家重点扶贫县”。6月14日,传真通知到郧西县人民政府。

1987年7月,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对老区建设和扶贫工作的领导,成立郧西县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扶贫开发办),负责全县扶贫资金管理(此前扶贫资金归民政局管理)和扶贫开发工作。

1990年3月,为促进老区建设,成立郧西县老区建设促进会。1995年9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武汉市对口帮扶郧西县。2001年,国务院又确定郧西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自1987年以来,国家对郧西的所有老区扶贫资金足额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从项目管理人手,实现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和效率提高。坚持把扶贫资金,包括老区资金、以工代赈、扶贫贷款、财政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资金等统一捆绑使用的原则,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统一分配,突出特困乡、村、户,突出重点产业发展。

目前,郧西县是全国105块革命老根据地(又称革命老区、老苏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76个贫困县县之一.也是全国519个、湖北省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来源:十堰市档案馆





湖北火枫广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总编辑:老帅

小编:豆豆 希希

PC端:www.yunxit.cn

手机端:城市通(郧西通)

联系电话(微信):13339866267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老帅

长按图片关注“郧西通”公众号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帮助,请支持郧西通,点击“在看”!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陆 微信登陆 新浪微博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